到底什么是电子管(真空管)?
1883年,著名发明家
托马斯·爱迪生(Thomas Edison) 在一次实验中,观察到一种奇怪现象。当时,他正在进行灯丝(碳丝)的寿命测试。在灯丝旁边,他放置了一根铜丝,但铜丝并没有接在任何电极上。也就是说,铜丝没有通电。
碳丝正常通电后,开始发光发热。过了一会,爱迪生断开电源。他无意中发现,铜丝上竟然也产生了电流。
爱迪生没有办法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,但是,作为一个精明的“商人”,他想到的第一件事,就是给这个发现申请专利。他还将这种现象,命名为“爱迪生效应” 。
爱迪生
现在我们知道,爱迪生效应的本质,是热电子发射。也就是说,灯丝被加热后,表面的电子变得活跃,“逃”了出去,结果被金属铜丝捕获,从而产生了电流。
爱迪生申请专利之后,并没有想到这个效应有什么用途,于是将其束之高阁。
1884年,爱迪生电光公司的技术顾问、英国物理学家约翰·安布罗斯·弗莱明 (John Ambrose Fleming)访问美国,与爱迪生进行会面。爱迪生向弗莱明展示了自己发现的爱迪生效应,给弗莱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弗莱明
这个弗莱明,大家应该也比较熟悉。他是一个电学专家,也是一个电机工程师,我们中学经常使用的右手定则,就是他发明的。
除了传统电学之外,弗莱明其实还有一个强项,那就是无线电磁学。他年轻的时候,曾经师从麦克斯韦,专门学习无线电磁理论。麦克斯韦临终前上课,只有两个学生来听,其中一个,就是弗莱明。
弗莱明观摩了爱迪生效应的演示后,也没有想到这个效应到底能用来干啥。事实上,等到他真正用到它,已经是十几年后。
1896年,意大利人伽利尔摩·马可尼(Guglielmo Marconi) 成功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报系统专利,从而将人类带入无线通信时代。
马可尼
1899年,马可尼决定尝试横跨大西洋的远程无线电通信。为了完成这个壮举,他找来了弗莱明,和他签约,请他帮忙改进自己的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。
弗莱明也确实没有辜负马可尼的期望,大幅改进了马可尼的设计,帮助实现了跨大西洋无线通信实验。(可惜,马可尼刻意对外隐瞒了弗莱明的贡献,还“忘记”了自己承诺要给弗莱明的500股股票奖励,把弗莱明气得半死。)
弗莱明在改进无线通信系统的时候,遇到了很多技术挑战。其中,最大的挑战,就是无线信号的接收。
简单来说,就是在接收端,如何检波信号 ,放大信号 ,让信号能够被完美解读。
放大信号大家都懂,那什么是检波信号呢?
所谓信号检波,其实就是信号筛选。天线接收到的信号,是非常杂乱的,什么信号都有。我们真正需要的信号(指定频率的信号),需要从这些杂乱信号中“过滤”出来,这就是检波。
想要实现检波,单向导通性(单向导电)是关键。
大家都知道,无线电磁波是高频振荡,每秒高达几十万次的频率。无线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流,也随着“正、负、正、负”不断变化,如果我们用这个电流去驱动耳机,一正一负就是零,耳机就没办法反应出信号。
采用单向导电性,正弦波的负半周 就没有了,全部是正的,电流方向一致,把高频过滤掉之后,耳机就能够轻松体现出电流的变化。
去掉负半周,电流方向变成一致的,容易解读
在这里,我要先给大家介绍一样东西——矿石检波器 。
1874年,德国科学家卡尔·布劳恩 (Karl Ferdinand Braun)发现,有一些天然矿石(金属硫化物)具有电流单向导通的特性,可以用于整流(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)。
1894年,英属印度物理学家贾格迪什·钱德拉·博斯 (Jagadish Chandra Bose)基于卡尔·布劳恩的发现,利用方铅矿(硫化铅)的单向导电性,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检波器——矿石检波器 。
1900年,美国人格林里夫·惠特勒·皮卡德 (Greenleaf Whittier Pickard),基于矿石检波器,成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矿石收音机。这为后来无线电广播的迅速普及奠定了基础。
弗莱明在研究如何改进无线电接收机的时候,采用了矿石检波器。但是,他想起了之前的爱迪生效应,他想到——是不是可以基于爱迪生效应的电子流动,设计一个新型的检波器呢?
就这样,1904年,世界上第一只真空电子二极管 ,在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。当时,这个二极管也叫做“弗莱明阀”。(真空管,vacuum tube,也就是电子管,有时候也叫“胆管”。)
弗莱明发明的二极管
弗莱明的二极管,结构其实非常简单,就是真空玻璃灯泡里,塞了两个极:一个阴极(Cathode),加热后可以发射电子;一个阳极(Anode),接收电子。
旁热式二极管
玻璃管里之所以要抽成真空,是为了防止发生气体电离 ,对正常的电子流动造成影响,破坏特性曲线。(抽成真空,还可以有效降低灯丝的氧化损耗。)
二极管的出现,解决了检波和整流需求。但是,它还有改进的空间。
1899年,马可尼应邀到美国做无线电通讯表演。他的表演,吸引了一个年轻人的关注。这个年轻人,就是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德福雷斯特 (De Forest Lee)。
德福雷斯特
德福雷斯特为马可尼的无线电感到着迷。于是,他投递简历,想要加入马可尼的公司。结果,遭到拒绝。
被拒绝之后,德福雷斯特没有放弃,而是继续研究无线电通信。他的目光,放在了弗莱明的二极管上。
1906年,德·福雷斯特在真空二极电子管里,巧妙地加了一个栅板(“栅极”),发明了真空三极电子管 。
德·福雷斯特发明的三极管
栅板的主要作用,是控制电流。
栅极上很小的电流变化,能引起阳极很大的电流变化,而且,变化波形与栅极电流完全一致。所以, 三极管有信号放大的作用 。
现在看来,真空三极管的发明,是电子工业领域的里程碑事件。
这个小小的元件,集检波、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,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一开始的三极管是单栅,后来变成了两个板子夹在一起的双栅,再后来,干脆变成了整个包起来的围栅
真空管
真空三极管是那一时期电子工业的心脏。基于它,我们才有了性能越来越强大的广播电台、收音机、留声机、电影、电台、雷达、无线电对讲等。
真空管收音机的内部构造(可以看到很多个真空管)
德·福雷斯特发明了三极管之后,很快陷入与弗莱明以及马可尼公司的专利官司。
双方互相起诉,弗莱明认为德·福雷斯特侵犯了自己的二极管专利,而德·福雷斯特则认为自己的改进很大,足以形成新的专利。官司打了很久,最终,双方达成和解,相互授权对方生产二极管(三极管)。
三极管诞生后,因为能放大信号,所以受到了美国通信巨头AT&T公司的关注。
当时,AT&T公司打算建造一条连接美国东西海岸的跨大陆电话线,急需解决信号放大问题。在没有三极管之前,放大信号只能用中继器,但是中继器的效果不好,且成本较高。
三极管的出现,给AT&T公司带来了新的选项。
1913年7月,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AT&T公司以39万美元的价格,买下了德·福雷斯特的三极管专利。
再后来,AT&T认识到电子管这类基础研究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,于1925年正式成立了“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”。这个公司,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。
1912—1920年,美国西电公司(Western Electric,简称WE)研制出具有实用性的球形电子三极管,发烧友称之为“洋葱头”电子管。
1924年,美国RCA公司(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)研制出效率较高的三极真空电子管。这种古典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1919年,德国的肖特基提出在栅极和正极间加一个帘栅极的想法。这个想法被英国的朗德在1926年实现。这就是后来的四极管。再后来,荷兰的霍尔斯特和泰莱根又发明了五极管。
到了20世纪40年代,计算机技术研究进入高潮。人们发现,电子管的单向导通特性,可以用于设计一些逻辑电路(例如与门电路、或门电路)。于是,他们开始将电子管引入计算机领域。
1946年,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程师埃克特和物理学家毛希利等人,共同研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通用型电子计算机——埃尼阿克(ENIAC) 。
大家应该都知道埃尼阿克。这台钢铁巨兽,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,重130多吨,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,每秒钟可作5000多次加法运算。之前的计算机需要2小时完成的计算任务,ENIAC只需要3秒钟,在当时堪称奇迹。
上世纪40-50年代,电子管的发展达到了高潮。但是,随着技术的进步,人们发现,电子管已经无法满足产品设计的需求。
一方面,电子管容易破损,故障率高,另一方面,电子管需要加热使用,很多能量都浪费在发热上,也带来了极高的功耗。
所以,人们开始思考——是否有更好的方式,可以实现电路的检波、整流和信号放大呢?
答案是肯定的,于是人们开启了晶体管的新纪元。
参考文献:
1、Leo的微电子学习笔记,黎翱白Leobai,B站;
2、从上海发迹的中国收音机百年史,戴辉;
3、从电子管到晶体管,解码科技史,央视;
4、真空二极管的工作原理,IC先生;
5、第一块晶体管背后的故事,中科大胡不归;
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
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
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
来源: 鲜枣课堂
编辑:老头
中国电子管计算机用起来像抢救病人,一旦停机就再也无法启动
1963年,哈军工研发的首台晶体管计算机——441-B型计算机的关键技术获突破,1965年1月22日,441-B型计算机通过了联调、试算和稳定性考核,终于研制成功,耗时4年。441-B型计算机在中国国防领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,除了应用于核武器开发之外,441-B型计算机最大显身手的地方,就是在弹道计算领域。因此,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创造了441-B晶体管计算机的使用佳绩。
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在建设之初叫做“中央靶场”,这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新中国156个项目的附带品,是计划补充项目,坐落于内蒙古草原,气候干燥,冬季严寒,炮兵靶场选址在这里,南北纵深不少于50—60千米,东西宽限不低于30千米。1963年,靶场正式命名为“常规兵器试验基地”,扩建为2256平方千米,成为超大面积单位。
在这里,要对我军几乎每种新的常规火炮武器装备进行大量的弹道计算。火炮的弹道数据称为“射表”,计算、整理后,作为射击参数向火炮射手提供弹道参考。这些数据不是物理课上的理想拋物线,而是通过射击试验得到的数据。因此每一次试验,都要考虑空气阻尼、温度、风速等诸多变量,算法繁杂,计算几乎“永无休止”。
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
这里首先说一个原子弹和计算机的插曲。在很多宣传资料中,都称中国原子弹是用算盘计算出来的。这实际并不准确。中国很早就意识到了计算机在原子弹研制中的巨大作用。而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发,先后使用过104大型电子管计算机、119电子管计算机、J-501计算机等。但同时也存在用手摇计算机、计算尺、甚至算盘的情况。
这是因为当时的计算机计算,可不是现在我们坐在椅子上,悠闲地使用各种程序而已。当时使用计算机极为复杂,因为当时没有显示屏幕,人机对话的打印提示极为简单,程序一出差错就死机,无从下手只能干着急,使用效能很低,要用就只能精心准备,计算关键的数据,而一般的计算还不如使用计算尺和算盘来的方便。
即便如此,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还是在1959年订购了一台103电子管计算机。当时人们看到计算机运行时只见灯泡闪动,根本就无法知道结果。而且计算机工作不稳定,还要组织人员检测、筛选更换插件中的失效零件。直到1964年底,试验中心才把103计算机终于调试到运行状态,投入现役应用,而且速度超过了人工计算。但是103机需要日夜开机,没有任务时,随便找个简单程序运行,也不能停机,因为一旦停机可能就再也启动不起来了。后来靶场陆续来了十多名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,他们分成四班循环,计算机室配备了脉冲示波器。这些大学生就像待在急救室里一样,随时准备抢救103机,确保算题。这种无休无止的故障和维护,整天都在紧张状态,无论是谁,轮到休息也睡不好觉。
武器试验
1966年11月,一台441-B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运到试验中心,机器的浮点运算1万次/秒,稳定性让人耳目一新,从此数据计算可以超越炮弹的飞行速度了。为了有效利用计算机,试验中心将复杂题目分类定型,编写应用程序配套成龙,做到标准化、模块化,将难题变为例行操作。即便如此,计算结果只能慢慢打印出纸卷。任务算完后,人工判读纸上数据四舍五入,要经过两三个月的工作才能汇整成表格,数据处理十分繁琐。
后来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采用创新方法使用441-B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,不断努力把磁带机、摄影经纬仪、电影经纬仪、宽行打印机、卡片机、绘图机等信息输入设备与441-B型计算机相连,一机多用,节约经费数百万元以上。这台1966年投入使用的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一直使用到1991年,共算题13.9万多小时,创造了中国晶体管计算机应用的一个传奇。
相关问答
采用电子管的计算机属于什么计算机?
用电子管作为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属于第一代。第一代计算机是一个庞然大物,用了18000个电子管,占地170平方米,重达30吨,耗电功率约150千瓦,每秒钟可进行50...
计算机采用的主机电子器件发展顺序?
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采用电子管。2、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3、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采用中、小规模集成电路。...计算机采用的主机电子器件的发展顺序是...
中国电子管计算机发明于哪一年?
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。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。
计算机的核心发展时间线?
计算机发展史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——ENIAC(The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)1946年在费城公诸于世,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...
中国60年代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哪来的?
1956年5月,复旦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师生合作研究、设计,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——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。自苐一合模拟机之后,1964年,复旦602...
世界上第一台晶体计算机?
晶体管计算机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计算机。主机采用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,以磁鼓和磁盘为辅助存储器,采用算法语言(高级语言)编程,并开始出现操作系统...
【我国于1985年制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,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...
[最佳回答]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两千
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第几代计算机?_作业帮
[最佳回答]计算机的分代:第一代电子管时代(1942年--1956年)第二代晶体管时代(1955年--1964年)第三代成电路时代(1964年--1970年)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...
中国第1台电子管计算机于几几年试制成功?
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56年试制成功。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56年试制成功。
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是几几年?
1958年,中国第一台计算机--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.1958年,中国第一台计算机--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.